应用科技

在出行应用中以科技向善角度延展产品逻辑 

来源:应用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23日 01:35:39

近年来,气候变化、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碳中和”发展目标,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为指明了方向。人类命运这一宏大话题看似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有能力和责任去影响我们地球村未来的发展,以下是在通勤者应用中以科技向善角度延展的思考:

意义:在出行用户洞察角度上,也借此试图通过轻松的互动方式将碳中和概念简单化,从而向用户传递低碳生活理念。在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上,“步行指数”是目前唯一的国际性量化测度步行性的方法,「步行指数开源数据(详见www. )是在 2007 年美国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基于日常设施种类和空间布局的国际性量化测度步行可达性的方法。」

它提供了从日常设施配置的角度促进步行行为发生的新思路。借此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开源数据共享,与社会各大可持续发展议题进行协同推进,例如友好型社区、分布式能源体系建立等进行一定的包融探索。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价值主张:

参考文献:

近年来,科技向善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出行应用APP更是成为了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产品之一。本文以Waze产品为例,分析其产品逻辑,并提出未来出行应用的发展趋势,一起来看看。

在用户体验上,Waze一直在考虑人们打开 Waze 并开始导航时所经历的场景,致力于将驾驶人通勤者在路上的体验与屏幕上看到的功能界面联系起来,每个人的体验都有不同,取决于他们的喜好。

但很少有研究将这种可步行性计算方法真实的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产品设计中去,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尽管walkscore 在中国还没有网络平台上的开源数据,但国内研究者通常使用一种结合中国不同城市空间数据的步行指数算法来衡量步行能力。社会各界研究人士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行为学领域,研究了深圳、成都、开封的日常服务设施步行可达性、也有部分学者对国外可步行性测度方法进行改良,采用德尔菲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改进和完善实地调查方法。

以步行搜索以及社交业务为平台性支撑,同时发力多垂直业务,增加活跃用户带来更多出行地点(包含多元展览)相关广告变现。与此同时通过垂直业务不断丰富社交关系和用户画像,使得用户黏性提升以及精准广告投放收入的增加,对于出行地或是房地厂商等业务或许可以做到数据包融,这其中垂直领域业务或许可以成为业务结构中的「飞轮」,形成正向循环。

目的:从日常设施配置的角度促进绿色出行以及出行前后有一定情绪价值的出行平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出行点搜索、出行单、社交互动为发展策略,希望通过自我信息的可视化等轻松的互动方式将碳中和概念简单化,从而向用户传递绿色出行生活理念。我们或许有机会成为地球发言人,将自己沿途思想、愿景、关心、希望组成,结合创造力抒发。

一方面,2022年中国政府报告提出的“要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评估行人对日常公共服务的可步行性,有助于科学地评估城市基础设施配置的充分程度。另一方面,可推动绿色出行等理念社会议题化解,引领消费者绿色出行方式、数字化助力产业低碳转型,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需求背景:从出行前的开始,需要跳转不同应用了解基本信息的需求就开始令人生畏。

在数据上,Waze尽管地图和导航应用程序不是最华丽的应用程序,但它们是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基本组成部分,谷歌地图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2016年收购 Waze 以改进其地图功能,根据 statista 官方数据可以看到waze 在2021 年美国领先的地图应用紧跟谷歌地图其后,即使谷歌地图是安卓智能手机上的预装应用。

在核心竞争力上,两者定位分别是“社区驱动”的交通和导航应用程序,在路线交通状况不佳时提供更改功能以节省时间;提供全面的活动跟踪和洞察力。其中地点综合信息获取上,有可延伸的方向,或许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本文由 @吴恬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除了以上提到的用户体验,它也提供了有关路线和价格的信息,以便用户了解节省的成本和时间。与此同时我也参考了有关出行信息共享的应用Pacer,17.2%用户更注重工具产品应用带来效率或是信息相关收集记录。

上一篇:A股申购 | 建科股份(301115.SZ)开启申购 聚焦建设工
下一篇: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落“沪”八大应用场景展